简略信息一览:
- 1、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 2、华为说改款问界M7研发投入花了五个亿,谁能看出来吗?
- 3、与奇瑞、北汽合作!被问界伤透的华为,还能成为带货大哥吗?
- 4、华为将全盘接手问界汽车销售体系?回应来了
- 5、华为余承东:认为问界M7不好看的人品味有点low
- 6、灵魂变肉身,问界冠名“HUAWEI”能改命吗?
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本来问界如今的发展就够艰难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近日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 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这就让3月份才换上“HUAWEI”标识的问界打了脸。
虽然后续赛力斯官方回应称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与模式没有改变,但“含华量”骤减的问界似乎成为“华为造车与否”内部争议中的牺牲品。
有内部人士爆料称:华为东西是不错,但要价太高,合作过程中又太强势,让人无法忍受。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内部发布公告强调“华为不造车”,同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也正因如此,进一步***问界销量下滑。要知道,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选择问界车型,是冲着华为而去的。
华为说改款问界M7研发投入花了五个亿,谁能看出来吗?
但不得不说,这次问界新M7的上市发布会赢麻了,而这款花了5亿打造的改款车型(售价298-398万),也的确对得起这巨大的流量。
在本次改款中,问界新M7重新改装了焊接产线,加入了潜艇级热成型钢占24%、高强钢和铝合金的占比80.6%,据说能媲美50万级的豪车。但在安全方面,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余承东却提到了“这次改款花了5亿元”。作为一款车型的一次年度改款,5亿元的投入的确不算小。
与奇瑞、北汽合作!被问界伤透的华为,还能成为带货大哥吗?
目前看来,除了问界之外,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的车企共有四家,包括已经推出合作车型的赛力斯以及尚在规划中的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和北汽蓝谷。
说到与华为合作,极狐、长安、奇瑞、江淮都与华为,或者将要与华为合作,而且这些都是国内的知名品牌,或者汽车大厂的新能源品牌,都被消费者信任,在这些品牌面前,AITO问界在各个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后期推出的早期款问界M7也囿于与东风保有低端车款那似是而非的关联与相对拙劣的第三排表现,被市场一脚踢到others的产品序列当中。至于那款曾在某届上海车展声量拉满的“北汽极狐”成为被市场忽略、无视的那个。
这背后最鲜明的导火索便是今年3月份,在华为顶层设计上,逐渐禁止余承东在造车方面的种种“越界”行为。
现在已经有耐不住及寂寞的,例如奇瑞,它选择拿一部分重点车型来跟华为合作,其它的还处在观望阶段。华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还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
华为将全盘接手问界汽车销售体系?回应来了
月25日,有消息称华为将全面接管问界销售体系,AITO问界所有销售人员将加入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成为华为的编外员工,换签将在明年全部完成。
月25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华为将全面接管问界销售体系,问界所有销售人员将加入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慧通”),成为华为的编外员工,换签将在明年全部完成。
月30日,AITO表示,赛力斯汽车与华为共同决定成立 “ 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自7月1日起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华为和问界汽车只是合作关系。虽然很多人都误将问界视为“华为车”,但其实华为并没有真正下场造车。
后来相关消息报道称,华为与北汽智选车模式合作品牌为“享界”。首款车型定位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参考智界S7的售价,这款车的售价或在30万左右。有消息称,北汽蓝谷将扩展其产品线,预计在今年6月推出这首款车型。
赛力斯解释称,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渠道建设、营销推广费用增加所致。而事实上,华为达成合作后,赛力斯问界几乎完全依托于华为的线下门店进行销售。
华为余承东:认为问界M7不好看的人品味有点low
在我个人看来,余承东这番言论确实有些不妥。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这番言论很容易得罪消费者,另一方面是因为余承东的言论会给问界M7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换言之,余承东不该说出这样的言论。
易车讯近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余大嘴”再曝惊人言论。
华为的董事长直接反驳别人说是因为别人的品味low,M7在同等价位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有很强的竞争实力,所以小编认为问界M7的销量应该不会差,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优先考虑问界M7。
华为常务董事长余承东更是直言喷问界M7不好看的人品位比较Low,小编认为问界M7真的值得入手,首先是因为其内饰比较豪华,配置的东西也比较全面;其次是因为其空间大,比较实用;最后则是因为性价比比较高,所以值得大家入手。
一开始,余承东还“化身为”车评人,阐述了问界M7外观、内饰装修,而且主要强烈推荐零重力座椅——用户时腿和心血管零压力差,算得上汽车业界创新作用。余承东表明,现在买燃油车比不上买增程。
灵魂变肉身,问界冠名“HUAWEI”能改命吗?
1、首次使用了“HUAWEI问界”的全新标语,证实了此前“AITO问界”将改名为“HUAWEI问界”的传闻。同时,这一细微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华为是否要掌握AITO问界大权的猜测。
2、华为在科技领域的确出色,但不代表在汽车领域一定玩得转,而且为了快速推出产品,AITO问界并不是从零开始研发,也许问界MM7在灵魂上是由华为注入,但肉体却还是属于昔日的东风小康,如今的赛力斯。
3、以往***用Huawei Inside 模式(简称“HI模式”),往往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都是华为的,车企算是失去了“灵魂”,同时高昂的合作费用也会让成本压力倍增。而智选模式又让华为成为了绝对主导,车企严重缺乏安全感。
关于华为工程师回应问界M7,以及华为工程师回应问界M7安全性质疑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