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信息一览:
- 1、华为未来有没有可能造车?
- 2、销量持续下滑,失速的问界有机会翻身吗?
- 3、问界十万台下线:华为智选车模式能被证明成功了吗?
- 4、余承东的“超限战”:2024年华为能血洗理想吗?
- 5、质选车:新款问界M7能否在红海中脱颖而出
华为未来有没有可能造车?
华为推出汽车品牌会对哪些品牌有影响?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如果华为选择做整车,他的竞争对手就是丰田、大众、通用等国际汽车巨头以及国内的吉利、长城、长安、上汽等传统大咖,还有一众的造车新势力。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AITO的商标归赛力斯所有。但未来如果奇瑞、江淮等陆续加入华为智选车生态,AITO作为这个生态共用的标识,商标归属权就会变得微妙且关键。
关于华为造车的这个消息,其实在两年前就有人传,不过,那时候该消息并没有被证实。而且华为作为一家 科技 公司,从最初就对外宣传不造车,这样看来,华为并没有造车的打算。
虽然网上对华为造车的传言很多,但是华为还是否认了这种传言,根据华为官方发布的声明 ,说自己目前没有造车的***,以后也没有造车的***。华为在2018年已经制定了自己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所以是不会造车的。
现在一些新势力造车企业,自己没有的工厂,找人代工都能生产汽车,那以华为现在的条件,为啥不造车呢? 造车并非华为所长 造车说起来简单,但相比传统的大厂,华为的造车经验和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
最近这段时间,有关华为造不造车,与车企合作模式转变,一直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赶在上海车展前夕,华为用一场热闹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升级发布会,带给了大家新的期待。
销量持续下滑,失速的问界有机会翻身吗?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月问界M7销量还超过1700辆,到了今年7月已经下滑至769辆。从4月到7月,连续四个月销量跌破1000台。而问界新M7推出后,在9月实现大定3万台的成绩,截至10月6日首销大定超5万台。
虽然饱受争议,但理想的销量表现是真高,虽然1月份被问界反超,但其实双方的差距并不大。并且,理想是目前唯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今年以来,被称为造车“黑马”的问界哑了火。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显示,赛力斯汽车(包括问界系列及其他赛力斯车型)仅售出5万辆新车。销量下滑,导致赛力斯上半年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5亿元到19亿元。
另外,此前有消息报道称,华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已经传出华为与江淮、奇瑞等展开紧密的合作。而这样一来,势必将进一步分散AITO问界的关注度。
如果出现切割,是否会出现华为冠名的授权店转变为手机体验中心,或者因为销量下滑而出现闭店潮,给用户带来不便也很难说。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落地服务方面,AITO问界也稍显薄弱。
问界十万台下线:华为智选车模式能被证明成功了吗?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AITO问界15个月达成十万辆下线,标志着用户对我们的认可与信赖,也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第一个品牌,可以说没有哪个品牌像AITO问界这样充满话题性。 除了最快实现十万台下线的新能源品牌,问界还曾创下从零到月度交付过万周期最短,从上市到量产交付最短等多个记录。
AITO问界十万台下线了,您还这么认为吗? 余承东:关于华为不造车,其实准确的说法是华为跟车企一起造好车,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做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打造舒适的体验、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月 26 日,AITO 问界品牌第 10 万辆下线仪式在重庆赛力斯智慧工厂举行,此次下线的车型为问界 M5 高阶智驾版。 从2022 年 3 月 5 日以来,AITO 用 15 个月走到了第十万台交付的关口。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华为通过智选车模式可以获得10%的净利润率,毛利率估计会更高,因为据说经销商每台车高峰期收益在2-3万元左右。并且由于问界销售全部走华为的渠道,这些费用流水都是直接过的华为的账,现金流也是一个优势。
华为更“偏爱” 问界新M7凭“含华量”上分 鸿蒙智行是目前华为与车企合作最全面、最紧密以及最深入的模式,有最先进的华为智能汽车创新技术加持,智能体验最优。
余承东的“超限战”:2024年华为能血洗理想吗?
1、没错,余承东绝不会被一时的困境压垮,今年9月,他充分利用华为Mate 60Pro发布这一历史性机遇,直接啃食硬骨头——锚定月销4万台的理想汽车,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超限战”。
2、亦或者是9月时余承东说曾在发布会上介绍华为推出了业界首个“全向防碰撞系统”时形容倒车相撞都难后,时间过去2个月,那台AITO问界M5试驾车却在东莞骑到了比亚迪海豚车顶上。
3、个人认为一定不会,华为不会轻易倒下。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峰会上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华为芯片在X月XX日之后无法制造,将成为绝唱。这是美国***发布的有关半导体产品的禁令给华为带来的影响。
4、可能华为也不是不想造车,就像之前任正非签发说三年不造车,现在又说五年也不造车;余承东也在内部论坛里说最终要留给时间去检验,可能他就是认为华为应该站出来大胆的造车。
质选车:新款问界M7能否在红海中脱颖而出
1、自9月12日发布以来,大定已经超过6万台,相比老款问界M7的销量表现来说,如今新款问界M7的销量数据称得上是奇迹,同时也让隔壁的理想L7有些坐不住了。
2、下场基本都不太好。问界M7在此前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出现了A柱明显弯折的现象,对驾驶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饱受消费者的诟病,并严重影响到了后续的销量表现。
3、而这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问界M7的展车旁总是围绕着一群中年用户,因为买这车的人绝大多数就是像他们这样的消费群体。
4、新款问界M7增加了五座版本,以此更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用车需求,起售价也低至298万元,即便是六座顶配车型,官方售价也不过398万元。
关于华为汽车问界有未来吗,以及华为汽车知乎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