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问界为什么放在华为店卖,以及问界m5上市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略信息一览:
- 1、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 2、与奇瑞、北汽合作!被问界伤透的华为,还能成为带货大哥吗?
- 3、后劲不足,销量断档,AITO问界到底输在哪?
- 4、华为拿到“问界”商标,奇瑞、江淮全要安排上,新造车能成吗
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1、本来问界如今的发展就够艰难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近日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 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这就让3月份才换上“HUAWEI”标识的问界打了脸。
2、虽然后续赛力斯官方回应称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与模式没有改变,但“含华量”骤减的问界似乎成为“华为造车与否”内部争议中的牺牲品。
3、有内部人士爆料称:华为东西是不错,但要价太高,合作过程中又太强势,让人无法忍受。
4、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内部发布公告强调“华为不造车”,同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也正因如此,进一步***问界销量下滑。要知道,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选择问界车型,是冲着华为而去的。
5、正因如此,HUAWEI问界的出现,才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华为将彻底掌握双方合作中的主导权,赛力斯的地位被进一步削弱,慢慢向着代工厂的方向演化。
与奇瑞、北汽合作!被问界伤透的华为,还能成为带货大哥吗?
目前看来,除了问界之外,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的车企共有四家,包括已经推出合作车型的赛力斯以及尚在规划中的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和北汽蓝谷。
说到与华为合作,极狐、长安、奇瑞、江淮都与华为,或者将要与华为合作,而且这些都是国内的知名品牌,或者汽车大厂的新能源品牌,都被消费者信任,在这些品牌面前,AITO问界在各个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而且,就算是愿意交给华为,这些厂商大多数都有比较成熟的研发体系和供应链,要达到华为与赛力斯那种合作水平,基本上等于推倒重来,成本太高。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成熟的新能源厂商会纠结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这背后最鲜明的导火索便是今年3月份,在华为顶层设计上,逐渐禁止余承东在造车方面的种种“越界”行为。
首先,华为为这款车带来了基于麒麟 9610A高算力芯片的Harmony OS4智能座舱系统,ADS 0 Pro 高阶智驾系统、华为新一代 DriveONE 动力总成这三件核心硬货。
好在问界的问题,对致力于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华为来说,也不算什么,华为智选车模式早已找好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哪一个拎出来都比赛力斯的实力更强。
后劲不足,销量断档,AITO问界到底输在哪?
此外,问界销量低迷的原因之一,或与其售后服务有关。很多车主抱怨问界的一个地方在于,他们购买新车是在华为门店,但提车和日后的维修却在与华为没有关系的AITO授权中心,这让用户体验产生了很强的割裂感。
从细分市场销量排行榜来看,AITO问界M7在2023年4月单车月销量成绩为828台,在细分市场上,AITO问界M7难以进入销量排行榜前十。
AITO问界M7上半年销量:6179辆 官方指导价格:298万-398万元 问界之前的高调是否还历历在目,问界M7之前上市的时候可是号称能够超越百万豪车,但是此时的销量确实打了脸。
华为拿到“问界”商标,奇瑞、江淮全要安排上,新造车能成吗
这样一来华为就可以以问界为核心链接车企,问界不仅可以与赛力斯合作,也能与长安、北汽合作,也能与江淮、奇瑞合作。
对于获得第12类“问界”商标一事,华为回应称:“’华为不单独造车,和车企一起造好车‘没有变化。”2021年12月,华为与赛力斯集团联合推出了AITO汽车品牌,在研发与销售端介入更深。同月,首款车型问界M5上市。
对于获得“问界”汽车类商标一事,华为方面回应称,“华为不单独造车,和车企一起造好车”没有变化。如果说,早期华为对于“问界”商标的归属有意模糊,衡量市场情绪和反馈。
一种是,禁止问界挂靠华为品牌,以避免华为品牌被问界所拖累。华为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而问界是初生牛犊,任正非花一辈子心血打造的华为品牌,绝不愿意与问界一起捆绑。
事实上,透过这场发布会,外界明显能感觉到华为虽然一再强调“不造车”,但除了电池,似乎能造的都造了。
关于问界为什么放在华为店卖和问界m5上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问界m5上市、问界为什么放在华为店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