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华为问界m5a柱断裂,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略信息一览:
- 1、余承东的用心良苦,真的能挽救问界吗?
- 2、问界M5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如何
- 3、销量持续下滑,问界急了
- 4、新款问界M7增配降价背刺M5老车主?不见得!
- 5、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 6、与奇瑞、北汽合作!被问界伤透的华为,还能成为带货大哥吗?
余承东的用心良苦,真的能挽救问界吗?
因为余承东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提到了一句“华为有严苛的质量标准,很多车企的车在华为根本不能出厂”,这一句让人浮想联翩。现在问界车型是由赛力斯工厂生产的,余承东的意思是否有所暗示华为会亲自下场造车呢?我们将会跟踪报道。
得益于HarmonyOS 3,AITO问界能做到让华为手机内的APP无缝上车。举个例子,很多品牌都在车机系统上对应用进行了优化,但是却做不到车机与手机可使用同账号登录。鸿蒙座舱就能做到,在手机上看的比赛、听的电台,可以无缝切换到车机上,流畅程度令人咋舌。
余承东先是在开场表示了对问界十几万车主的感谢,而后就几乎没有任何铺垫地直接引入了对问界新M7的介绍,在车主片段里有一名年纪不小的车主说“没想到余承东吹的牛还真实现了”,余承东还笑着说“调侃我”。
然而,在9月12日,华为董事长、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带着新款问界M7卷土重来。发布会上,“遥遥领先”四个字被多次提及,台下观众情绪沸腾,台上的余承东依旧信心满满。可中国汽车市场向来不是靠决心和信心就能取胜的地方,一切需要用实力说话。
在发布会现场余承东表示,「我们在 AITO 问界新 M7 系列上重金投入五个亿,用了扎实的材料、最好的技术」,要让问界新 M7「比遥遥领先更领先」。 首先要介绍的自然是问界新 M7 的重头戏,智慧能力。
而今,余承东对问界品牌的规划都在走进现实。问界的商标权已经转让到了华为公司,从此以后,问界不再属于赛力斯,而100%属于华为。也就是说,真正的华为问界要出来了。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最新的解释:“华为不造车,是指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联合车企一起造车。
问界M5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如何
1、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问界M5在主动安全方面还有两个重要指标:四驱版100-0km/h空载刹车距离仅为33m,作为一款高可靠的智能化高性能SUV,这个刹车距离可以说同样是“天花板”级别;而它的麋鹿测试成绩则为75km/h,不要说是SUV了,这个样的指标就算是很多轿车都达不到。
2、最后,问界M5智驾版在安全性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配备全铝合金底盘,相对于传统钢制底盘减重30%,既带来整车超高稳定性,又带来更稳健、安全的操控体验。此外,它还专门对底盘进行了多***控和颠簸调校,麋鹿测试成绩高达72km/h。
3、在AutoLab汽车实验室的AEB主动安全大横评中,问界M5智驾版无论是在静态条件下,以80km/h的极速通过静止车测试,还是在面对动态行人时,以70km/h的速度完成测试,都表现出色,尤其在应对“行人鬼探头”这一行业难题时,其最高完成速度高达60km/h,表现出色远超其他品牌,斩获“AEB主动安全测试第一名”,取得佳绩。
4、很多人将问界汽车销量的暴跌,归咎于华为的号召力下降。不过这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虽然问界有着华为的众多硬件加持,但它的生产制造终归还是归于小康,而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之中,问界M7 A柱疑似发生变形,更是将问界的质量摆在了消费者面前。
5、例如去年11月中保研公布的碰撞测试结果,问界M7在“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项目中A柱疑似发生了明显变形,虽然车内假人没有明显受伤,但这样的成绩对于一台售价三十万级别的“豪车”来说,也很难称得上是满意的标准。
6、其次在平台方面,阿维塔11是由纯电平台CHN打造,而问界M5EV是油改电平台,一个油改电的电动车,当然不能和纯电平台出来的电动车相提并论,***增程式技术比较落后,这几年开始走下坡路,前景堪忧。
销量持续下滑,问界急了
1、据统计,2022年华为问界销量达到了5万辆,但进入2023年后,销量急剧下降。今年前五个月,问界累计销量仅为***万辆,月均销量不足4000辆。这一数据相较于去年同期,下滑幅度之大令人咋舌。造成华为问界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特斯拉的降价策略对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2、然而,只有赛力斯集团,在产销快报中,单独列出赛力斯汽车产量为5170台,同比下滑263%;而销量为5668台,同比下滑299%,本年累计销量为25761台,累计同比增长137%。考虑到赛力斯汽车基本等于AITO问界汽车,也就是说AITO问界汽车的销量约等于5688台。可以说,问界汽车6月份的销量十分惨淡。
3、本以为1月是受春节影响才导致交付量缩水的,但【汽车维基】发现,2月的第一周,问界上险量持续下滑,仅有378辆,已跌入了新势力阵列的最低谷,甚至不及HI模式的阿维塔,即便放眼于整个2月,它的交付量也只有3505辆,环比下滑268%。
4、但无论是产销数据,还是公布出来的数据,在目前的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中,AITO问界都是处于中下游位置,远低于同样拥有传统车企做后背的埃安、极氪、深蓝,这三家的4月销量分别为41018107756。
新款问界M7增配降价背刺M5老车主?不见得!
【汽节车社】前不久,新款问界M7迎着巨大降幅和“增配”正式上市,不仅新增五座车型,且算上权益中叠加的6000元现金优惠,实际售价区间为238万-338万元,已经与问界M5售价区间大幅重叠,真实起售价甚至更低。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新M7的起售价和刚推出的M7相比,足足下调了7万元。即便是和年初降价后的老款M7相比,价格也便宜了4万元。价格下降、配置增加,令新M7更具竞争力。余承东表示,“希望新款M7能承担起今年三成以上的销量任务,今年年底还会发布旗舰车型问界M9。
”在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看来,问界新M7并非在原来池子里的水来回倒腾,而是华为mate系列巨大社会影响力,直接给池子里引入了新水。“之后这些客户再从问界流向不同品牌,结果就是理想L7进店量明显增长,截止今天小鹏G9订单也破万了。”9月,和问界一样选择“增配降价”的车企不在少数。
理想想要进一步提升销量,可能得看定位25万级别的理想L6,不过隔壁问界M5也将迎来焕新,此前M7降价增配,月销量一举突破2万辆,此次新款M5据说会用上不少M9上的黑科技,价格估计也会有惊喜,届时大概率会给理想L6带去压力。
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1、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 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这就让3月份才换上“HUAWEI”标识的问界打了脸。
2、虽然后续赛力斯官方回应称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与模式没有改变,但“含华量”骤减的问界似乎成为“华为造车与否”内部争议中的牺牲品。
3、第三它不会变成“华为问界”。这也是外界质疑得很多的一点。华为此前已经决定不造整车,不会推出华为牌汽车,这个战略至少能坚持好几年的时间。不过,对余承东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煎熬,他要压制自己的造车冲动。
与奇瑞、北汽合作!被问界伤透的华为,还能成为带货大哥吗?
1、目前看来,除了问界之外,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的车企共有四家,包括已经推出合作车型的赛力斯以及尚在规划中的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和北汽蓝谷。
2、综合考虑,自然是智选车模式的利润空间最大,因为相比零部件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零部件,智选车模式华为可以参与到车辆设计、研发甚至销售之中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几乎相当于合资造车,这也是华为***与奇瑞、江淮联合开展智选车模式的重要因素。
3、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方奇瑞在智界S7的平台上,做到了什么。再来看下华为的深度赋能,给这台车带来了什么。首先,华为为这款车带来了基于麒麟 9610A高算力芯片的Harmony OS4智能座舱系统,ADS 0 Pro 高阶智驾系统、华为新一代 DriveONE 动力总成这三件核心硬货。
4、而且,就算是愿意交给华为,这些厂商大多数都有比较成熟的研发体系和供应链,要达到华为与赛力斯那种合作水平,基本上等于推倒重来,成本太高。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成熟的新能源厂商会纠结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5、当然不够,华为全程参与,和华为合作,完全是两个不同层级。说到与华为合作,极狐、长安、奇瑞、江淮都与华为,或者将要与华为合作,而且这些都是国内的知名品牌,或者汽车大厂的新能源品牌,都被消费者信任,在这些品牌面前,AITO问界在各个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6、因今年3月共计21个“问界”商标已转让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所以大家都以为所有智选车都会挂问界品牌,看来并非如此。Luxeed中文名有可能***用“智界”,多少还是有些关联的。
关于华为问界m5a柱断裂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华为问界m5a柱断裂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